杨宏基:从2024环太军演击沉演习看台湾误触“能做不能说”禁忌诡雷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杨宏基:从2024环太军演击沉演习看台湾误触“能做不能说”禁忌诡雷

环太平洋2024靶舰:奥斯汀级船坞登陆舰(Austin-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迪比克号(Dubuque,原舷号LPD-8)”。图为本次击沉演习中弹瞬间。图:翻摄U.S. Army

由美国主导、2年一度的太平洋地区大规模联合军演“2024环太平洋演习”(RIMPAC2024),集结来自29个国家的40艘水面舰艇、3艘潜艇、150多架飞机和超过2.5万名官兵,从6月28日进行至8月1日,历时一个多月。其中的重头戏、实弹射击的击沉演习(SINKEX),除了事前大肆宣传的对比中国解放军075型两栖攻击舰(北约代号:Yushen-class landing helicopter dock)的4万吨级塔拉瓦级(Tarawa class)两栖突击舰“塔拉瓦号(Tarawa,原舷号LHA-1)”外,事实上还有一艘奥斯汀级船坞登陆舰(Austin-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迪比克号(Dubuque,原舷号LPD-8)”,也在这次演习中被击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美军在这次演习中所展现的强大对舰攻击力是针对中国释放的“明显讯号”,说明美军及盟国有能力“快速击沉”解放军船舰。而不同于2022年国内媒体大阵仗登舰采访,这次台湾媒体的声音相对零散,据说是有人碰触到“能做不能说”的禁忌,美军祭出禁令阻挡台湾媒体采访,以致只能从公开资料中略窥一二。

环太平洋2024靶舰:塔拉瓦级(Tarawa class)两栖突击舰“塔拉瓦号(Tarawa,原舷号LHA-1)”。图:翻摄U.S. Navy

据了解,环太平洋军演这两场击沉演习分别验证陆基、近岸舰及舰载、空射武器反舰攻击能力。率先登场的是美军2011年退役的“迪比克号”,满载排水量1.7万吨;目前解放军拥有类似吨位、功能的是2.5万吨级的071型综合登陆舰(北约代号:Yuzhao-class)。考量舰种运送兵员、物资登岸任务特性,美军验证陆基反舰兵力及近岸舰的击沉能力,执行单位是由美军的第3多领域特遣部队(3rd MDTF)协同第1多领域特遣部队、第25战斗航空旅(CAB)以及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第5地对舰导弹连队;3rd MDTF与陆自组成的双边火力支援协调中心(BFSCC)、1rd MDTF使用M142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M142 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简称海马斯HIMARS)、陆自发射自制12式陆基反舰导弹、美AH-64E“阿帕契”(Apache)攻击直升机则使用AGM-114地狱火(Hellfire)导弹参与实弹发射。

日本陆上自卫队发射自制12式陆基反舰导弹。图:翻摄U.S. Army

担任另一场验证舰载、空射武器反舰攻击能力靶舰的就是2009年退役的“塔拉瓦号”。据公开资料,美军F/A-18F“超级大黄蜂”(Super Hornet)打击战斗机发射1枚作战范围接近1000公里的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LRASM)、B-2幽灵(Spirit)战略轰炸机则投掷1枚经改装精确导引系统“变聪明”的2000磅级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JDAM);另外澳洲皇家海军宣称拥有神盾作战系统的“霍巴特级”(Hobart-class)驱逐舰“雪梨号(HMAS Sydney DDG-42)”发射“海军打击导弹”(NSM),给塔拉瓦号“致命的最后一击”。除此之外,综合外界零碎讯息,美国海军勃克级驱逐舰(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费兹杰罗号(USS Fitzgerald DDG-62)”射击1枚海军打击导弹,荷兰七省级巡防舰(De Zeven Provinciën-class frigates)“特罗普号(HNLMS Tromp F803)”发射1枚AGM-84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另外,韩国“孙元一级(KSSⅡ)潜舰“李范奭号(ROKS Lee Beom-seok SS-081)”与携带飞鱼反舰导弹(Exocet)的马来西亚莱丘级(Lekiu)护卫舰“莱丘号(KD Lekiu FFG30)”也都参与了击沉演习,但没有确切资讯指出是用在“迪比克号”或是“塔拉瓦号”。

澳洲皇家海军“霍巴特级”(Hobart-class)驱逐舰“雪梨号(HMAS Sydney DDG-42)”发射“海军打击导弹”(NSM)。图:翻摄“脸书”RIMPAC

其实仔细检视参与演习的船舰阵容与使用武器,并没有太多“亮点”。唯一可以拿出来说嘴的大概就是B-2投掷的GBU-31 JDAM,这种被称为“击败水面舰艇的低成本空投方法”,加上B-2的隐形效果、航程和有效载荷能力,使轰炸机在海上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用一个巧思把2个老东西结合起来成为新的打击武器,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反舰导弹的开发、造价,这样的投资可能更具震撼效果。美国空军将B-2投掷导引炸弹执行反舰作战的这种模式称为“快速击沉”(QUICKSINK),改装版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将尾部的GPS导引装置与弹头新安装的雷达导引头、侧面整流罩中的红外线成像导引模组整合在一起。执行攻击任务时,该炸弹使用标准的卫星导引滑翔炸弹模式飞到作战区域附近,然后启动雷达和红外线成像导引装置锁定目标,并引导炸弹在目标船体水线以下部位爆炸。由于GBU-31是2000磅重炸弹,因此爆炸威力远在常规反舰导弹之上,能对大吨位舰艇带来更大程度的杀伤。其次是B-2的载弹量,一架B-2最多可携带16枚GBU-31炸弹,凸显在海上冲突中所具备的强大反舰火力。将B-2与相对便宜且明显有效的精确导引炸弹配合使用,使空军轰炸机具有潜射鱼雷相当的“反舰杀伤力”。主导“2024环太平洋演习”的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在新闻稿中表示:“这种能力是对以最低成本快速消除世界各地大片海域海上威胁的迫切需求的回应”。

美国海军勃克级驱逐舰(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费兹杰罗号(USS Fitzgerald DDG-62)”射击1枚海军打击导弹。图:翻摄“脸书”RIMPAC

从选用靶舰、攻击武器到官方新闻稿,基本上都反应了“毫不隐瞒环太平洋2024高度‘针对中国’的事实”,也借由击沉演习表明,一旦发生冲突,世界任何地方的军舰都可能容易受到美军和盟军快速、毁灭性的攻击。这种“弦外之音”的解读,永远都是专家学者、媒体评论“看出来”,“是向中国发出强而有力的讯息,督促北京停止霸凌近邻(包括台湾、菲律宾)”。只是官方的记者会或新闻稿永远都只是强调,“欢迎世界上每一个在太平洋有着利益并将遵守同样价值观的国家参加”、“演习不针对区域内任何国家,只注重合作和伙伴关系”;中国被拒于门外,台湾同样也不得其门而入。有人会说,尽管台湾没有受邀,但有8家台湾电子媒体聚集夏威夷,关注这场演习对台湾海峡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各位不妨回想看看,这一个多月里的新闻曝光量,您有印象的有几则?传出就是有台湾媒体误触能做不能说的“雷区”,使主办单位祭出“不方便”的软钉子,让台湾媒体早早打道回府,剩下要另外花钱买的画面、照片和官式文章,于是乎就少了声量、曝光。

荷兰七省级巡防舰(De Zeven Provinciën-class frigates)“特罗普号(HNLMS Tromp F803)”发射1枚AGM-84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图:翻摄“脸书”RIMPAC

传出台湾媒体在演习开幕记者会提问,“为什么不邀请台湾参加”、“台湾未来和美国海军是不是会有更多联合训练或演习”、“环太平洋演习是不是要演练如何对抗中国”、“中国老是派舰威胁台海安全,美国会如何因应”、“演习如何促进台湾海峡和平与安全”,其中多半问题除了非属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的权责外,更是没搞清楚军事和政治的差别。同样的问题拿到美国议会,可能人人都能长篇大论、侃侃而谈,那种会说未必会做的政客性质,会非常喜欢这样见缝插针式的引导性议题,无论支持、反对都能大作文章。但军事议题则有其敏感性,而且有各自分工负责领域范围,的确由于美台中之间情况微妙的三角关系,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有一定的承诺,但环太平洋演习是太平洋舰队下辖东太平洋第三舰队主办,是战术层级的执行单位,不是战略层级的规划单位,问一些管辖之外甚或政治议题,不仅是找人家麻烦,更是自己惹麻烦,最后的结果就是“闭门羹”+“软钉子”。说难听一点,下一趟“2026环太军演”,台湾部队会不会被邀请还不知道,但台湾媒体…恐怕困难重重。这里笔者要说,不是当过两年兵就叫军事专家,比方有媒体“作文”,说中国解放军815A型电子侦察舰,“没邀请函也敢来…”,突显对历史脉络认识的缺乏与军事演习区域画定警告的无知;翻翻资料,中国电侦舰侦察环太军演,自2014后没有一届“缺席”,而且演习完还不一定就回家,有时还绕着澳洲海岸转上一圈;而军事演习多半会公告禁航区,如果非相关船舰、飞行器进入,必然遭到驱赶,若没有进入,那叫“自由航行”,除了以保持静默应对外,你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什么“没邀请函也敢来…”,真的是笑话一则。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2tszk158s4skr.cloudfront.net/2024/0805/2087670.html